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,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。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,例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,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感应式。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(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)由供电设备(充电器)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,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,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。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,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,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。
(相关资料图)
万物互联时代下,无线充电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。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,5G网络能支持高达100万个/平方千米的连接数密度,有效支持海量设备接入,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一组通信标准。万物互联时代下用电设备数量实现数倍增长,不同设备采用不同标准的充电接口,为这些装置供电将成为一大挑战。
手机产品仍然是无线充电行业最大细分领域,2020年手机领域无线充电市场规模为28.6亿元,可穿戴设备领域达到2.5亿元,汽车领域市场规模仅为1.4亿元。
中国及东北亚地区是目前最庞大的两个智能手机市场,增速为5%左右。非洲、印度、中东、中东欧、东南亚及太平洋等地区目前使用智能手机基数较小,但未来六年复合增速达到10%以上,其中印度、中东和非洲、东南亚市场2023年左右有望成长到当前中国市场的体量。
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,中国手机市场接近饱和状态,虽然全面屏、AI等技术带动了手机行业的发展,但在5G到来之前,这些技术还不足以带来大面积的换机需求。而在国际上的一些新兴市场,如印度等依然存在增长红利,当前印度互联网渗透率只有约30%,所以布局这些新兴市场的手机品牌商预期会有比较好的业绩。
无线充电采用统一的充电标准,具备方便、安全、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,同一无线充电底座能同时为不同设备充电,省去携带多种充电线材的麻烦;随放随充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设备的碎片化充电,用户能在办公室、咖啡馆、机场、快餐店等场所轻松方便地获得电力支持。
无线充电行业市场分析
无线充电采用统一的充电标准,具备方便、安全、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,同一无线充电底座能同时为不同设备充电,省去携带多种充电线材的麻烦;随放随充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设备的碎片化充电,用户能在办公室、咖啡馆、机场、快餐店等场所轻松方便地获得电力支持。
无线充电器是使用电磁场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传输电力的设备。除了手机以外,无线充电板还可以为其他可穿戴设备、电动工具、计算设备、机器人和车辆等设备充电。
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,其原理是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。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类型,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;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,由供电设备将能量传送至用电装置。
近年来随着技术瓶颈不断突破,加之消费主体年轻一代的消费水平和意识的不断改变,使得我国无线充电产业规模逐年增加。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无线充电规模从2015年的13.06亿元增至87.68亿元,复合增长率达37.35%。
无线充电技术具有充电设备可做到隐形、设备磨损率低、应用范围广、操作方便、安全性能高等优点。无线充电打破了电能传输只能依靠导线直接接触式传输的方式,属于非接触式传输,能够避免接触式电能传输可能带来的接触火花、滑动磨损、爆炸电击等问题。
从无线充电产业链角度来看,其主要划分为5大板块:方案设计商、电源芯片商、磁性材料商、传输线圈商以及模组制造商。方案设计和电源芯片环节技术壁垒高、利润高,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。磁性材料和传输线圈环节技术壁垒相对较低,国内外厂商都参与其中。模组制造环节技术壁垒和利润最低,主要参与者为国内厂商。随着无线充电技术越来越成熟,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和接受度提高,OPPO、vivo、小米等中端品牌以及一些中低端机型也将迎来无线充电的爆发。
近两年随着无线充电的不断被普及和推广,消费者们对于无线充电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不断在提高,无线充电所应用的领域也将不断扩展。
而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,但搭配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不断提升。手机产品仍然是无线充电行业最大细分领域。数据显示,2021年手机领域用无线充电市场规模为68.7亿元左右,同比增长9.6%,占比79.78%。
事实上,人们早已习惯了为智能手机无线充电。美国知名网站称,全球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——无线充电联盟在2008年推出了首个“无线充电”标准QI。第一款广泛使用的采用QI标准的手机是2012年的诺基亚Lumia 920。
国内无线充电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2659.5万部,同比下降12.6%;1-12月,国内无线充电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3.08亿部,无线充电同比下降20.8%。
报告显示,国内市场无线充电出货量2296.8万部,国内市场无线充电总体出货量累计1.48亿部,同比增长19.3%。其中,国产品牌无线充电出货量累计1.31亿部,同比增长16.7%,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8.0%,上市无线充电新机型累计166款,同比增长11.4%。
现阶段无线充电技术的系统性能、充电速度、电能转换效率已经和插电慢充差不多。在转化率上,插电慢充的电能转换效率是95%左右,无线充电也能做到90%的水平。在充电功率上,也逐渐从3kW水平,提高到7kW、11kW、22kW水平。
目前无线充电在手机、智能手表领域已得到了普遍应用,此外在餐饮、智能家居、家电、汽车、工业机械等方面也开始陆续得到了应用。
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正在汽车行业发生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断走高,车载无线充电功能渗透率也在提升。市场调研数据显示。2018-2021年期间,合资品牌车载无线充电功能渗透率由1.5%提升至15.2%,自主品牌由3.1%提升至26.4%,无线充电正在随新能源汽车销量拉升而快速普及。
无线充电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分析
无线充电目前主要还是应用在手机等产品上,并且正在逐步向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等渗透,未来充电的应用场景还可以推广到办公室、会议室、咖啡店、餐厅等公共场所和汽车、火车、飞机等交通工具中,提供无线充电发射端的场景也会更加广泛,将更大地提供便利性。
当前,苹果、三星等诸多智能终端设备厂商均有成熟产品推出,无线充电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。在下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,也带动了一大批无线充电器生产企业进行布局。目前,市场上的无线充电器品牌主要有三星、小米、华为、Mophie(墨菲)、公牛、Belkin(贝尔金)等。由此可见,当前无线充电器市场格局仍然较为分散,生产企业数量众多,竞争较为激烈。目前无线充电器的主要生产企业有立讯、信维通信、奥海科技等。
相比于有线充电,无线充电有着一些典型优势,其中就包括安全便捷、节省充电口的设计空间带给产品更多可能、防水防尘性能不断提升等。其中实现电磁感应技术相对比较简单,同时其拥有较高的充电效率,现如今已经有着非常成熟完善的商业化应用,目前在手机中采用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运用的也是电磁感应技术。
伴随着 5G 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成熟,与物联网联系紧密的行业,包括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车、可穿戴设备、智慧城市等市场中关于电子产品的应用将会持续提升,因此在续航和无尾化电源供应方面,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大,进一步带动无线充电产业的蓬勃发展。不难看出,无线充电概念未来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。
随着5G商用的到来,下游终端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,用户对设备的续航能力、用户体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无线充电技术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,此前,无线充电行业基本被国外无线充电企业垄断,在国家无线充电产业政策的支持下,我国无线充电产业如今也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、无线充电品牌运营等全产业链环节均取得了快速发展。
以往仅出现在旗舰产品的无线充电功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,市场预计未来渗透率将超过50%。2020年全球接收器出货量达到10亿台,2025年将达到20亿台,其中手机市场是主力。同时,由AppleWatch等产品所引领的可穿戴设备已日益成为第二大类无线充电应用设备,无线充电在汽车领域也逐渐成为了中高端车型的标配,随着被越来越多的平台设备所采用,未来无线充电市场前景可期。
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,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,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。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、深入分析、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,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、风险和机遇。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,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。
想要了解更多无线充电行业详情分析,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3-2028年中国无线充电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》。
X 关闭